WFU

2021年3月31日 星期三

動物醫院裡的人生劇場 8 --- 像星星的孩子


撰文/吳欣怡




同事這兩天休診,囑託我幫忙一隻重症的貓打皮下點滴。好啊,當然。

飼主是個媽媽,人很溫和也很客氣。身後跟著一個小男孩,約莫五六歲吧。表情很興奮地跟著媽媽走進診間。男孩戴著膠框眼鏡,衣著乾乾淨淨,手上並沒有父母打發小孩用的手機。他還沒看清楚我是誰,抬頭就興沖沖地喊:「王叔叔!」

我說「哈囉~你好,王叔叔今天不在喔。」我還在想該自稱吳阿姨,還是要厚顏無恥地說吳姊姊 (講歷史故事)?他就急著問「王叔叔請假喔?」

「王醫師今天沒有上班啦。」媽媽大概是怕他有完沒完,趕緊打斷他。

小男孩從頭到尾都盯著貓,堅持手要一直搭在貓身上,很想參與學習怎麼打點滴。媽媽對他很有耐心,也很輕巧的推開他。轉過頭很自然很平淡地對我說「喔,他是星星兒。」

我愣了一下,不懂。這是一種 … 疾病?障礙?什麼特別的狀況代稱嗎?

小心翼翼的接過話「呃 … 請問... 什麼是星星兒?」

「喔,自閉症。」

「咦 … 是喔,但我看他講話、溝通都好像沒什麼問題。而且看起來好像蠻歡樂的?我以為他們比較不能接觸陌生人、可能會容易緊張?」

「喔,他是高功能型的。不過他要是歡起來的時候也是很可怕的。」

我立刻想到雨人 Rain man 裡的雷蒙(達斯汀霍夫曼)

「哇 … 高功能型的?那是以後會變天才的那種嗎?」

脫口而出的瞬間我就後悔了,覺得這句話好像有點失禮,太標籤化了。媽媽大概是聽多了,笑笑回說也不是啦。我對自閉症完全一無所知,只大概知道好像還有分成很多不同型。然後記憶力、數理能力似乎都很好?

她一邊聽我指示學習操作針筒與三向接頭,一邊要把小男孩的手輕柔的擋開。從頭到尾,她都很有耐心,連「哎呀,你不要鬧啦」的語氣都很平穩喜悅。

她一邊推針一邊說「他很喜歡動物,連看到馬都很想摸。我們開始養牠的時候,他就開始說話了 …」

開始養牠的時候,他就開始說話了?我想了幾秒才聽懂這句話的意思。聽懂的瞬間,忽然覺得喉頭有點哽咽。

一隻貓走進了一個男孩封閉的世界。

末了,忍不住問了男孩的媽媽。

「呃~請問一下,星星兒的星是哪個ㄒㄧㄥ?」

她比劃了一下「是宇宙裡的那個星星。」

回家Google了一下關於自閉症兒童,有段話是這麼寫的。「自閉症患者又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遙遠而漆黑的夜空中,孤單的閃爍。」

小男孩有喵星人陪著,我想,他應該不會孤單了吧。


更多動物醫院裡的人生劇場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新來的助理弟弟


撰文/吳欣怡




新的助理弟弟來一個多月了。

通常我都會先讓其他人去帶新人,免得被我吼死。上星期,我想說都來這麼久了,來驗收一下好了。就盯著他,讓他從頭到尾自己跑一次血液檢查流程。結果光是看他手部動作就覺得媽啊 ~ 我背都要涼了,怎麼會有人用三隻指頭把小小的瓶子捏這麼緊?

「小心不要打翻」

「蓋子要蓋好」

「你不要這樣拿檢體,要拿穩啊。」

然後三秒後他就打翻了 ... 

這星期,我想說再給他一次機會好了,還刻意多抽了 1 cc血,免得他又打翻。把檢體遞給他,我說驗CBC, chem 15, lyte4, 4DX. 他點頭。我又重複唸了一次,說這樣記得嗎?他再次點點頭。

結果他一走出診間就把檢體擱在機器的檯面上,轉身要去拿試片。我說,「欸欸欸... 等等,你有檢查標記嗎?」他臉紅了一下,然後搖頭。我又叮嚀了一下,「離開手上就一定要標記,要記得。」他點點頭。

他走到冰箱前,找到生化15項跟電解質試片,然後抬起頭,臉更紅,囁嚅著說,「我忘記還有什麼。」

我說,「4DX。如果記不起來就是寫下來,寫張紙條、寫在手心都可以啊。」通常我都會直接寫張紙條跟檢體一起遞給助理,這次刻意沒寫,我想看他自己會不會做點什麼。

他又翻了整個冰箱,找不到4DX。

我指指冰箱「在這裡。」 試片就在他前面。

拿出來之後,他又頓了一下「我忘記試劑幾滴了。」

我「你知道幾滴寫在哪裡嗎?」

他指指旁邊牆上貼的操作指示。

我「那忘記了就去看啊!」

然後叫他標示透明小杯,他才標。

又被我叫回來標snap kit。

又被我叫回來標eppendorf。

又被我叫回來把剩下的檢驗液體冰回去。

又被我叫回來把驗完的檢體瓶蓋子蓋好+放好。

我覺得他都要落淚了... 靠!要落淚的是我吧,天啊!

記不起來,為什麼不會想抄下來呢?也不會拿起手機拍照?也沒有想要自己練習複習?

不教而殺謂知虐,但以上都教過N次了。怎麼辦?我也是很想要愛心耐心永不灰心啊。至今大家還沒有把他捏碎,我也是很佩服同事們的包容。據說,這是他剛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哎,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家庭教育?個人素質?醫院的教育訓練太差?

很不幸,幾個星期後,助理弟弟還是被火掉了。

老實說,人生第一份工作就到這種超忙的動物醫院當獸醫助理,實在是很衰。說真的,他態度其實不錯,叫他去幹嘛就幹嘛,打掃拖地都乖乖做。跟他說哪裡錯了,他也立正站好願意聽。火大問他這是不是他搞砸的,他也會發抖承認,不會隱瞞說謊拖別人下水。至少至少品格上,是沒問題的。

但很遺憾,就是學習能力真的很不好。如果是其他相對節奏比較慢、內容單純的工作,有人手把手帶著,慢慢學個六個月八個月的,他應該會逐漸上軌道了吧。可惜我們沒有辦法等他慢慢學。

這是一個很忙碌、節奏很快的工作環境。大家都沒有辦法忍受同一件事情要教超過五次。動物醫院每天可以有一百個不同的問題,要面對一百種突發狀況。雖然如此,但其實絕大多數不需要醫療專業知識,通常用生活常識就可以解決了。

比方說,廠商打電話來「你好這邊是XX,今天會出貨幾箱,貨到付款金額是oooo,再麻煩請先備款。」然後他就呆在那邊,不知所措。新人嘛,不知道怎麼辦沒關係。接到不知道怎麼辦的電話不就是 「噢,您稍等一下喔。」然後快去找別人來接。再不然也可以先回覆對方:「能不能先請您留個電話,大名是?等一下再回電給您。」可是他就是會當場呆掉講不出話,然後呃…呃…呃…。

面對飼主的時候也是。我不知道講幾次了「如果遇到不會的事情,就是微笑跟對方說,稍等一下,我幫你問一下喔。就這樣啊。」但他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卡在那裡。我們還沒發火,飼主都先火了。

遇到醫療專業的部分,那就更不用講了。到職已經超過三個月了,只是要抽個血,說側躺腳朝我,他還是呆呆看著我不知道怎麼辦。其他諸如送檢、操作儀器、跟飼主轉達醫囑…就是不停的出錯。到最後,其實我就直接略過他了,我沒辦法承受檢體被打翻、藥物調劑錯誤這種事情。於是跟他搭班的另一個助理就是衰爆,一人份要做兩人工。

要菜鳥可以舉一反三,邊看邊學,可能太強人所難。但同一件事情教了三次、五次還是教不會,小型診所實在無法承擔這樣的人力消耗成本。最後老闆也忍無可忍了,問了一圈,大家一致搖搖頭。

以前的我,可能還會去找他出去請他喝個咖啡。雖然不適任,好歹也相逢一場算有緣,他願意聽的話,當朋友聊聊也不錯。現在的我,說什麼都只是倚老賣老而已。再三思量,最後我什麼也沒說,只默默希望之後他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在台灣的動物醫院的獸醫助理,要會櫃檯、要會電話客服、要會認藥調劑、要會打掃整理、要學醫療護理、要應付奧客、要幫獸醫師收拾善後、要訂貨點貨、要倉儲管理、要愛貓愛狗、要不怕血不怕屎不怕被咬不怕遺體…,還要有愛心、有耐心、還很有學習的心。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到職就直接上工,邊看邊問邊做邊學。

真心覺得,在台灣可以勝任獸醫助理這個職位的人,將來去哪一行應該都可以有很好的發展。他們真的值得更好的待遇。


職場百態





動物醫院裡的人生劇場 7 --- 這是讓牠好過?還是讓自己好過?

 

撰文/吳欣怡







初次見面的時候,牠已經十三四歲了,跟丹同年。因為漏尿而來。她說牠最近睡著的時候,尿會滴滴答答滲漏出來,後半身的皮毛就這樣被尿濡濕,全身伴隨著一股淡淡的尿騷味。

大部分的老年母狗漏尿,也許不是什麼致命的重大疾病,狗兒也不會因此疼痛或不舒服,但就是讓飼主非常非常困擾。尿失禁的長輩也許可以說服他穿成人尿布,但老狗不見得願意。丹試過狗尿布,一穿上就是驚恐站著,一動都不敢動。夾著尾巴縮著身子,然後很委屈的望著我。

每天下班回家,到處都是尿味,房東的沙發、室友的床、客廳木地板乾掉的尿漬,狗後半身毛沾的濕漉漉。牠跳起來跑到門邊迎接你的時候,尿就這樣隨著牠的步伐滴的滿地。拖地、換床單、擦洗身體。日復一日,然後漸漸的,滿屋子尿味。

以前年輕不懂事,老是輕描淡寫跟飼主說,這沒什麼大礙啦,狗不會痛,就環境清潔要多花一點時間而已。等到自己真的遇到了,才知道什麼叫做 “chief complaint”。獸醫師們常常會露出這是小病,沒什麼大礙的表情。或者言語中輕易怪罪是主人沒做好清潔照護,造成狗皮膚尿灼傷發炎。飼主要面對的不僅是沒有盡頭的疲憊感,還夾雜著滿腹難過委屈。

我還記得那天門診沒有太忙,兩人一狗,盤坐在地上。我摸摸牠說,「牠跟我的狗一樣耶。我的狗也很老了,兩三年前開始漏尿,一開始發現真的很崩潰。我從傻眼、不願意相信、做一堆檢查、嘗試包尿布、到最後百轉千迴拿到藥,然後開始藥物治療,現在才比較好。」我笑笑,暗示她也許有機會可以用藥物控制。

她很驚訝原來獸醫的狗也有生病的時候,然後眉頭才開始比較放鬆。狗兒規律服用藥物後,控制得不錯,漏尿沒有再困擾過她。

可是牠終究是越來越老,各種老化狀況跟丹幾乎是同步出現。越來越不愛吃飯、對空間感混亂、眼睛角膜礦化、後肢無力、步態不平衡、嚴重癡呆。每一次就診,我都故作輕鬆的說「哇~我的狗也是耶!」講到我都很怕她會不會以為我在說謊安慰她,哪有可能那麼剛好妳有我也有?每次門診結束,目送她們離去,默默的都會在心裡嘆氣,哎 ... 丹也是這麼老了。

上個月,她突然掛了號,表示想跟我談談,沒有帶狗來,說只是想問我照顧老狗的一些事情,想問我是怎麼照顧我的狗的。

我開始聊關於丹的種種瑣事,其實都很細瑣、枝微末節。「牠早餐不吃又要趕著上班,免不了會氣起來,一邊覺得很煩,一邊又擔心牠會不會餓到吐,只能趕快塞一些罐頭讓牠墊胃。半夜下班回到家,一邊準備牠的食物,一邊自己胡亂煮個泡麵、水餃。飼料泡軟加一些水煮的鮮食,有時候是紅蘿蔔、有時候是雞胸肉、有時候是鮮奶泡餅乾。一口一口慢慢餵,已經這樣餵兩年多了。牠常常會踉蹌摔倒,看了實在很心疼,但即便我是獸醫,也束手無策。」

末了,我說「嗯…其實我偶爾也會覺得很累。

她聽完點點頭,道了謝就離去了。整個對話什麼醫療重點也沒有,我不知道她有沒有得到她想要的答案。

又過了兩週,她抱著牠來,說牠最近轉圈圈亂走得很嚴重,半夜會嚎叫,會撞到牆角。儘管她戴著口罩,努力憋著,話語斷斷續續。還是感覺得出她好像想講些什麼,又講不出口。

我輕輕的接話:「妳是不是…是不是有想過要送牠走?」

她像是做壞事被逮到的小孩一樣,低下頭,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是不是…有時候心裏會覺得很罪惡感?覺得自己怎麼會這樣想?」

她看著我點頭,眼淚終於潰堤「我真的覺得牠很難過,可是我不知道我選擇送牠走,到底是讓牠好過,還是只是想讓自己好過?」

「如果牠很辛苦、很難過,那選擇好好送牠走完最後一程,是讓你們兩個都比較好過。這是最後你能為牠做的事。」

又過了一陣子,她說家人決定好了,要送牠離開。我說好,我們一起陪牠到最後。瘦弱的身軀,萎縮的後肢、花白失焦的眼睛、已經不認得主人的莫名嚎叫。緩緩注射藥物,她一直摸牠頭,說牠真的很乖、很棒。牠終於放鬆下來,身體不再起伏。我輕輕擦拭牠的身體,整理好姿勢,然後讓他們帶牠回家。

那天晚上,我覺得她沒那麼傷心了。我想她真的很愛很愛牠,她知道這是對牠最好的選擇。


動物醫院裡的人生劇場


我的狗漏尿了





動物醫院裡的人生劇場 6 --- 十年前的那隻黑貓


撰文/吳欣怡




學術研討會的時候,遇到台大的蔡醫師。她跟我說,「欸 ... 妳記得那隻黑貓嗎?那隻天使般的黑貓,嗯 ... 牠走了。」啊 ... 什麼?牠走了?關於那隻黑貓的種種,頓時湧上心頭。

那是好久好久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十幾年前,我還在台灣大學動物醫院,小小的內科住院醫師。那天,是我輪值內科急診。黑貓的主人是一位很有氣質、很居家典雅的女士。我被急call進診間時,黑貓已經躺在診療檯上,動也不動。她說,之前都還好好的,只是這幾天精神、食慾好像不太好,今天就不吃了。多麽典型卻又戲劇化的描述。

眼前是一隻嚴重脫水的貓乾,黑毛以外的地方都泛黃,耳翼、腳墊、眼白。整隻貓癱軟倒臥,連掙扎的力氣都沒了。

檢驗結果出來,是非常嚴重的糖尿病酮酸血症。血糖值大於600,並且併發脂肪肝黃疸、腎臟指數大幅上升、電解質嚴重不平衡。那時候,動物醫院裡沒有Galrgine,只有Regular insulin 和健宜寧 Caninsulin。Regular insulin 一打下去,血糖降了,鉀離子也掉了,補充鉀離子的同時,又要矯正失衡的酸鹼值,鈉氯又不能讓它飆太高。小小的一隻貓,要掛著好幾條靜脈管線,這恐怕是大多數獸醫師最不想遇到的內科重症急診。

貓住院的時候,大部分是媽媽來探望。很偶爾,爸爸跟兒女們有來探病過幾次。我過了幾天才知道,原來男主人是台大(人)醫學院心臟科的教授。全家除了媽媽之外,都是醫生。媽媽說,他們都很忙,所以都是她來。現在回想起來,當年他們沒要求要換教授來主治,從頭到尾都很信任我這個看起來沒什麼氣勢又很年幼的小獸醫,真的是很有勇氣。

黑貓在五樓住院病房住了好久。一開始光是調整胰島素、控制血糖值、想辦法讓牠恢復食慾,就搞得我人仰馬翻。高點太高,低點太低,作用時間不夠長,血糖上上下下,我東調西調,好不容易數值才好看一些。

有一天晚上,爸爸來探望貓。他站在籠門前,盯著一會兒很客氣的說,呼吸好像有點淺、有點快,是不是胸腔有點狀況?我心頭一驚,超音波一看,還真的有極少量胸水。很懊惱,我怎麼會讓貓overhydration?然後居然還是飼主發現的。幸好,及時調整了點滴,給了一些利尿劑,倒也穩定下來。

再過幾天,突然貓又變得有點虛弱,靠北這次不知道是從哪裡冒出來的急性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血容比一夜之間掉到剩十幾趴,我都要哭出來了。那是一個週末早上,是要去哪找血貓、做血液配對?很抱歉也很困窘地跟飼主解釋動物醫院跟人醫的不同。還好飼主很罩,請我們抽好血,直接把我們抽好的貓血,拿回去台大(人)醫院做配對。總算又救回小貓一命。

那時候,五樓住院部外面的探病沙發區才剛整修好。我常常跟家人坐在L型沙發上,拿著病歷解釋病情。爸爸看得懂檢查報告,通常不需要我一個一個數值解釋。他會很認真的看完,然後客氣的問幾個問題,還有是不是能做些什麼的建議。女兒正在唸醫學系,看著自己家的貓的X光覺得很有趣,很不好意思的問我能不能拍照拿回去研究?

即使過了十年,我都還記得媽媽的容貌,記得爸爸的名字,記得那隻貓終於想通願意吃第一口飼料,記得牠終於自己爬進貓砂盆尿尿,還有最後家人來接牠出院時,我整個樂歪的那個晚上。

我本來很希望牠的糖尿病可以消退緩解,可惜沒有辦法,最終還是需要一點點胰島素來維持良好的血糖值。雖然有點遺憾,但鬼門關前走一遭,牠已經很棒了。離開教學醫院之前,牠是我最捨不得的病患之一,我很慎重的千叮嚀萬囑咐,把牠託付給資深的蔡醫師。

十幾年來,聽說牠每次複診,抽血、量血壓什麼的都很乖。這麼久了,家人都很配合、很nice。學生來來去去,醫師來來去去,助理來來去去,牠的病例早已厚厚很多疊,不知道有多少學生、實習醫師曾經照顧過牠,黑貓始終都還在。

研討會那天,蔡醫師說牠老了,腎衰竭了。用盡力氣,最後的最後,還是離開去當小天使了。我難過嗎?可能真的太久太久了吧,其實沒有太多情緒。乍聞的心情,比較像是告別一個老朋友,一個很久不見只剩回憶的老朋友,啊 … 牠也走了啊。然後想起很多很多當年的種種。

對於一個心智都還沒有很堅強成熟健全的年輕小獸醫,當年這隻黑貓和這一家人,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勵。親愛的小黑貓,謝謝你曾經教會我的一切,我會永遠永遠記得你們一家人,再見了。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疫情的日子裡,一切都線上見吧


撰文/吳欣怡





這一年,全世界被疫情改變,一切都變了。

獸醫臨床領域幾乎所有的國際研討會、出國進修課程,都被迫取消,或者只能改成線上。以台灣獸醫師的平均薪資而言,國際上的獸醫專業領域研討會,都不便宜。研討會門票動輒幾百甚至上千美金,如果是特殊的實作課程,那幾萬美金的費用也是常態。還要負擔機票、食宿,最難的就是要排假期飛去國外參加。台灣勞工最難的就是喬假期了 == 

今年,無論你有錢沒錢,有假沒假,大家都飛不出去了。突然有一種貧富差距因此被大幅縮小的錯覺 XD 

如同社會百業,我一直覺得原生家庭的貧富狀態,對年輕獸醫師未來的水準程度,有很大的影響。若你自小家境富裕,大學畢業後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待在教學醫院,接受幾年相對完善的專業訓練。也有能力在很年輕,吸收學習能力最好的時候,就去參加各式國際研討會。甚至能有出國幾週、幾個月的短期進修機會。

這是背負鉅額學貸、家庭負債的人,想得卻不可得的。窮學生即便好學,也只能以薪資為優先考量來找工作。這些職缺可能訓練不完善、可能高壓高工時、可能...呃...醫療上很多方面都沒辦法那麼理想。

如今,沒有出國這件事了。上半年的國際研討會都取消了,下半年慢慢復甦,大多也改成線上。費用當然還是需要,但少了機票食宿跟時間的壓力,能參與的人我覺得是變多了。坦白說,對我這種被聘僱的勞工獸醫師,其實不是壞事。

於是我就報名了世界獸醫皮膚科研討會!可以慢慢聽重複聽六個月耶,哈哈。而且也不用怕時差、精神不濟、聽不懂講師口音而錯過精彩的講題。


嗯,希望六個月後,我可以把將近六十個小時的課程聽完 ...

倒地。


職場百態 

白袍以外 文章列表




 

動物醫院裡的人生劇場 5 --- 她從未放棄你


 撰文/吳欣怡





我承諾牠離去的時候,要寫些什麼。

牠是一隻黑白色的長毛吉娃娃,在三歲多發病。經過核磁共振檢查、腦脊髓液採樣分析化驗,最後確診為「不明原因腦膜腦炎」(meningoencephalomyelitis of unknown etiology)很棘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

歪頭、不平衡、眼球震顫、倒地不起、吞嚥困難... ,牠小小的腦袋瓜裡,住著一個小惡魔。四年來病情起起落落。高劑量的類固醇,還有其他免疫抑制藥物,雖然穩定了牠的神經疾病,卻也引起強烈嚴重的副作用。牠幾乎全身皮膚鈣化,滿是脫毛潰瘍。身體行動不便,長期躺臥也造成了多處褥瘡。

幾年前的過年前夕,看著牠身上九成化膿破損的皮膚。我幾乎是一邊消毒清傷口,一邊輕聲嘆氣,因為我不知道透氣膠帶還能黏貼在哪邊? 紗布輕輕一刷,就一塊皮膚脫落下來,皮毛底下還參雜著血水膿汁,源源不絕。

那一天,是我第一次跟她提了安樂死的建議。

她只是看著牠,沈默。也沒說好,也沒說不好。末了,還是拿了藥,回家去了。近乎爛光的皮膚,在主人日復一日的照料之下,半年後竟然也奇蹟般地癒合了。我是不是太早放棄你

最後一年,牠完完全全站不起來了。狀況稍好的時候,餓了會知道吵著要吃東西。狀況不好的時候,她要費心的一顆一顆慢慢塞嘴巴餵食。有時候,甚至連舌頭都會掛在嘴邊,縮不回去。

後來,我說,我們是不是不要再驗血了? 花這些錢,好像也不能多做些什麼,也無法讓牠更改善什麼。四年來,我提了五次安樂死。每一次,她都只是點點頭表示理解我的意思。她始終沒有接受,也沒有哭鬧抗拒。

那一晚,助理跑來說,吳醫師,牠姊姊打電話來說,牠去當小天使了... 

那隻吉娃娃?  心頭震了一下,我以為我們還會有一點點時間。

休診前,她帶著牠來。牠一如往常地躺臥在那個黑色手提推籠。口罩掩蓋不住她哭紅的雙眼,可是語氣依舊很鎮定。她四年來,無論病情起落,她始終是這樣。

「什麼狀況都沒有,牠就走了,就很平靜的。我一轉頭,牠就沒有呼吸了 。」

同事悄聲說,牠終於解脫了。解脫了? 也許吧。四年來,幾十萬的醫藥費,每周複診,日日夜夜的悉心照料。我猜,她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放棄你,從來沒有。

我真的真的想不到比這樣離去更好的方式了,你承受了太多,她也是。或許這樣,對誰都好。


動物醫院裡的人生劇場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懷孕與貓弓蟲


撰文/吳欣怡




貓的弓蟲檢驗,目前大多建議以血清抗體學來做診斷,有些實驗室可以做PCR檢查。孕婦要從貓身上感染到弓蟲,不是不可能,但其實並不是很容易。人類醫學的部分,我外行就不亂扯了。

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 在弓蟲症的章節裡,特別寫了一段如何避免孕婦感染弓蟲的注意事項,原文及中文譯文如下:
http://www.cdc.gov/parasites/toxoplasmosis/gen_info/pregnant.html 

Do I have to give up my cat if I'm pregnant or planning on becoming pregnant? 

No. You should follow these helpful tips to reduce your risk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o Toxoplasma
  1. Avoid changing cat litter if possible. If no one else can perform the task, wear disposable gloves and wash your hands with soap and warm water afterwards. 
  2. Ensure that the cat litter box is changed daily. The Toxoplasma parasite does not become infectious until 1 to 5 days after it is shed in a cat's feces. 
  3. Feed your cat commercial dry or canned food, not raw or undercooked meats. 
  4. Keep cats indoors. 
  5. Avoid stray cats, especially kittens. Do not get a new cat while you are pregnant. 
  6. Keep outdoor sandboxes covered. 
  7. Wear gloves when gardening and during contact with soil or sand because it might be contaminated with cat feces that contain Toxoplasma. Wash hands with soap and warm water after gardening or contact with soil or sand. 

果我懷孕了,或者準備懷孕,我需要放棄我的貓嗎? 

不用!妳應該遵循這些有用的建議去降低環境中暴露於弓蟲的風險。
  1. 避免清貓砂。如果沒人可以做這件事情,務必戴上拋棄式手套,清完貓砂後用肥皂和溫水洗手。
  2. 確定貓砂盆每天都有更換貓砂。含有弓蟲的糞便被貓排出之後,需要1~5天才會變得具有感染力。
  3. 餵食妳的貓商品化的乾糧或者罐頭,避免生肉或者沒有煮熟的肉類。 
  4. 讓貓待在室內。
  5. 避免流浪貓,特別是小貓。當妳懷孕時不要養新的貓。 
  6. 在戶外的貓砂盆要上蓋。 
  7. 進行園藝活動,或者接觸土壤、沙土時請務必戴上手套。因為它可能含有帶有弓蟲的貓糞。在那之後,請務必用肥皂和溫水洗淨雙手。  

懷孕前/時,請做好準備,為了寶寶,也為了貓。





動物醫院裡的人生劇場 4 --- 牠會不會傳染弓蟲給我?


撰文/吳欣怡





那少婦挺著肚子帶著一隻純種小貓,跟櫃台說要打疫苗。請她進了診間,我都還沒開始講話,對方劈頭就說,聽說貓會有弓蟲,那牠會不會傳給我我看著這隻兩個月大的小貓問她:這是人家送的,還是領養的,還是 ... 買的?她說:三天前剛買的。

的確,貓可能會有弓蟲,也可能會傳給孕婦,當然可能傳給胎兒,也有機會造成胎兒嚴重的問題。很多人試圖假裝沒這件事情,其實並不妥。  

主動來動物醫院要求檢驗貓弓蟲的大多是兩種人,其一是具有醫療背景的人,比方醫護人員、檢驗生技人士,他們具備專業知識,當然很謹慎小心。其二是受到路人甲乙丙丁街頭巷尾指指點點的準孕婦。她們並不想放棄自己的貓,然後又希望讓其他人閉嘴。有些女性,甚至會在準備懷孕前就先去醫院檢驗自己體內的弓蟲抗體力價。 自己安心、公婆也放心。

沒錯,很常都是公婆在那邊靠邀,然後先生懦弱,最後逼得太太不得不把貓送走、甚至丟掉。

像今天這種人,我還是第一次遇到。她的肚子起碼五六個月大了。妳都懷孕五個月了耶,又不是準備懷孕,或者不小心受孕,更不是家裡有養一隻很久的貓。懷孕四五個月才跑去買一隻純種小貓,也不先做功課,買了才在那邊擔心說會不會怎樣妳有事嗎懷孕很閒嗎瞬間真的超想說:會耶好可怕喔 ~ 妳要不要帶回去寵物店退貨好了?  

我的腦內小劇場還沒演完,她開始問我說是不是要做糞檢。

我說,「要在大便中看到弓蟲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想更確定,要抽血送實驗室檢驗。」

她說,「但是網路上說要做糞檢耶。」

我說,「糞檢通常是看腸道寄生蟲。弓蟲很難看的到。」

她說,「那牠有嗎 ? 

我說,「要檢查才知道。」

她又說,「那妳覺得牠可能有嗎?」

我已經快要冒煙,「不知道!要檢驗才知道!我要是知道幹嘛驗啊?」

她繼續說,「喔 ... 那我會有弓蟲嗎?」

靠北!!!哪來天兵啦?

我還是很鎮定地說,「我不是看人的醫生,妳如果很擔心的話,那要去人的醫院檢驗。」 

我抱起小貓,看見雙眼滿是膿樣分泌物,眼眶泛紅,淚眼汪汪。「呃 ... 小貓眼睛這樣多久了?」

她說,「哦,牠在哭啦!」

我說,「這不是哭,牠生病了。」

她說,「牠不是因為被買走在哭喔 ?  

我覺得我沒有出拳真的是修養很好。



  
獸醫師可以醫貓治狗,但救不了蠢夫愚婦。


懷孕與貓弓蟲